吃着吃着就老了_陈晓卿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陈晓卿

内容节选

岁月行色高邮湖 “这东西只宜供佛, 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 朋友小宽组织美食旅游团去扬州,正巧我在那里有一个签售活动,于是一同前往。 这些年,常去扬州。单《舌尖》的两季拍摄,就有数次之缘,所以,很好奇在这个“世界上最擅长用筷子的地方”,还能寻找到什么新奇的风味。还好,小宽凭借广泛的人脉,吃住安排得很周到。美食方面,既有周晓燕大师和他得意门生主理的淮扬菜,武装到牙齿,足够精到,足够创新;也有寻常巷陌民间小厨的家常饭菜,镬气十足,灯火可亲。可以说,基本上更新了我在扬州已经固化了的美食地图。 不过,我更期待的,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一行人要去六十多公里之外的高邮,那是汪曾祺先生的故乡。 在众多的美食作家中,汪曾祺是我最喜爱的一位,直接原因可能源于口味上的接近。高邮离我的老家不算远,多数时候我们对某一种食材的称呼是相同的,烹饪方法也大同小异。我也爱看梁实秋、王世襄、唐鲁孙、蔡澜等前辈的文章,但毕竟还有自然地理方面的陌生,汪曾祺是故乡离我最近的美食家,在饮食文字上可谓有着“故乡口味的既视感”。 陪我们去高邮的是名厨陈万庆。万庆小我十岁,之前见他都是在电视的各种美食节目上,这次才真正品尝到这位淮扬菜大师精湛的手艺。一小时的车程,谈起当地的饮食风物,在高邮长大的万庆如数家珍。然而从他的言语里,还是能听出汪曾祺的味道。比如“腮边两块细嫩蒜瓣肉”的昂嗤鱼,“印着网格状蒲包痕迹”的茶干,“开着四瓣白花”的野菱角,“筷头轻轻一插油便流了出来”的双黄蛋……几乎所有描述都难以摆脱汪曾祺文字的痕迹,足见汪老对几代人的影响。 我一边听,一边心里暗想,这个时令,也就是菱角、昂嗤鱼当季,汪先生笔下的蒌蒿、杨花萝卜早已不在,鸡头米(芡实)还要再有半个月上市,茨菰更是要到冬天才吃得到,这回陈大师应该难为无米之炊了吧?正想着,目的地到了。 今天的高邮,几乎泯然长三角其他现代化小城,拥有整齐的城市规划——宽阔的道路、高大的楼房以及电影片场一般的旅游古街。小宽原本应承的“依稀残存”的茶食店、油面店、杂货店、酱园店、布店、香店、秤店、油伞店、油坊、酒坊、皮匠铺、篾匠铺、铁匠铺……被他一改口,成了“大家伙儿自行脑补一下吧”。好在没人较真儿,毕竟时光已去多年,怎么可能还是“一头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呢? 流连在古城、运河岸边,我当真沉浸在过往中无法自拔。想起开绒线店、炮仗店、画店的“岁寒三友”,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生逢乱世,却都有这么斯文周正的名号。还有在荸荠庵做和尚的明海,当年行船就是从这里走过吧,船头上一边笑一边剥莲蓬的小英子,现在会在哪里呢? 莲蓬没有吃到,午饭是在高邮湖边界首镇吃的,农家饭食。用万庆的话说,城里已经在走都市餐饮路线,要吃原汁原味的高邮味,只有到乡间才能领略一二。这顿饭主人确是费了心思,汪老《故乡的食物》里提到的几乎所有食材,甚至完全不当季的蓑衣杨花萝卜、茨菰咸菜汤,都被一并找来充实意境,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倒是几样家常土菜,更让人联想到汪老文字中的味道,清蒸鲫花鱼(鳜鱼)、青蒜拌茶干丝、红烧斑鸠,大灶旺火烹制,或鲜甜爽口,或芡厚味浓,非常下饭,桌上的米饭甑子不停被清空。有一道青菜是第一次吃到,淡绿色的软藤,斜刀切段,剖面有孔,有藕带或者芋苗的纤维口感,味道则更接近青笋。问了万庆才知道,这是鸡头米的梗,湖边的人家,把鸡头米茎秆捞起,去除外表坚硬有刺的皮,芯子清炒来吃。好吃。 高邮之行前,机缘巧合,在一个饭局上头回见到汪曾祺先生的公子,退休后在央视“贡献余热”的汪朗老师。我刻意选择坐在他旁边,词不达意地表达我对汪老先生的敬仰。汪朗老师很客气,永远笑眯眯地顾左右而言他:“来,吃菜。”但知道我们一行要去高邮探访汪氏祖屋,他停下筷箸问:“你们多少人啊,家里,可有点小。” 人民路上的竺家巷,像被岁月剥蚀的残影。巷口醒目地贴着指示牌,那是北京某民办非学历职业教育机构招生办。巷子里非常安静,两个择菜的老妪无声地坐在道边。走至巷子深处,一块“汪曾祺故居”的牌匾告诉我们,这应该是汪老曾经生长过的地方。六十多平米的两间平房,汪曾祺的弟弟和妹妹比邻而居。据说这只是汪家从前宅院后门的两间偏屋,晚年的汪曾祺曾经致信当地领导,希望归还当年因为政治运动充公的祖宅,然至今未果。 主人见我们来,和善地邀我们进屋。因为房间逼仄,本来正准备吃饭的一家人只得站起来为客人腾出空间。我们哪里好意思多待,匆匆瞻仰了几件汪老的书画遗作,拍了几张照片,和主人寒暄几句便行告辞。2017年高邮市已将汪曾祺文学馆扩建为汪曾祺纪念馆。——编者注 小宽出了门就长叹一声:“木心常有,而陈丹青不常有啊。”我知道,他实际上想表达的是,相较于木心弟子以及乡人对他的大力推崇,高邮无论是窘迫的汪氏故居还是简陋的汪曾祺文学馆 都显得有些薄凉。我把小宽的话转给了汪朗老师,汪老师的回复很淡定:“无所谓了,读者心......

  1. 信息
  2. “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人”
  3. 自序 我姓陈,吃人陈
  4. 辑一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
  5. 十七岁的远行
  6. 一坛酱,四十年
  7. 缸贴子
  8.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9. 最好的早餐
  10. 弯腰青
  11. 荠菜花
  12. 父母一辈的白芋粥
  13. 回故乡的三餐
  14. 食物的分贝
  15. 辑二 像首都人民一样吃
  16. 寒夜觅食
  17. 一个人的面馆
  18. 不一样的怀旧
  19. 周瑜小馆黄盖客
  20. 清真寺旁的早餐
  21. 干瘪味蕾记忆
  22. 三里河东三里河西
  23. 面的街
  24. 平民食物的背影
  25. 卤煮的细节
  26. 留住手艺
  27. 辑三 螺蛳道场,至味江湖
  28. 在菜场感受城市的呼吸
  29. 咸淡水浸润的疍家美食
  30. 一份鱼饭的接力
  31. 那些让人穿越到宋唐的味道
  32. 面,不能承受之小
  33. 泡一个笑靥如花的馍
  34. 有“根”的食物才有生命
  35. 特色菜口味菜
  36. 螺蛳壳里的道场
  37. 至味在江湖
  38. 辑四 如何吃好一碗豌杂面
  39. 岁月行色高邮湖
  40. 于勒叔叔的生蚝
  41. 月饼琐记
  42. 小海鲜有多小
  43. 如何吃好一碗豌杂面
  44. 菜单背后的乾坤
  45. 萝卜白菜的最终胜利
  46. 失败的物种入侵
  47. 六月黄:蟹农、商家与老饕的合谋
  48.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主食
  49. 辑五 最好吃的是人
  50. 吃着喝着聊着,就老了
  51. 跟沈公吃本帮菜
  52. 寿司善之味
  53. 豆腐干文章
  54. 儿行千里
  55. 那些笑脸
  56. 在食物里找到人生的注脚
  57. 罗朗的功课
  58. 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59. 辑六 我是怎样没有成为美食家的
  60. 我是怎样没有成为美食家的
  61. 一人分饰两角
  62. 冷面的辩词
  63. 人间烟火
  64. 从此站起来了
  65. 一道菜主义
  66. 荤腥的妄念
  67. 粥粉面饭入梦来
  68. 回友人信
  69. 年夜饭之味
  70. 萝卜丝汆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