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2024年第11期)_《财经》杂志社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财经》杂志社
内容节选
资本与金融 Financial & Capital Market港股新周期 当前中国香港处在转型和过渡期,普遍的低估值和低流动性会随着本轮中国内地宏观基本面预期扭转而消除 文/《财经》记者 黄慧玲 编辑/杨秀红 港股市场正在急速升温。 春节前夕,港股开启筑底反弹行情。4月19日-5月17日,恒生指数更是以近乎垂直的上涨曲线引发市场关注,区间涨幅近20%。对比同期A股表现,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等A股核心指数上涨幅度仅有3%左右。 伴随着港股的上涨,南向资金加速进场。Wind(万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超过2300亿港元,其中3月、4月净买入规模均超800亿港元。 而在公募基金市场中,港股基金的基金经理们集体扬眉吐气,领涨全市场。近一月收益最高的港股通非银ETF涨幅已超30%,多只港股互联网主题ETF上涨超25%。港股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在陆续收复失地。 在此前披露的基金一季报里,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柏杨形容港股市场犹如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存量博弈”。而在近日接受《财经》采访时,他认为当下已经进入了“暮春”阶段。“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火热的夏天和收获的金秋可能还未到来。” 基金经理们对港股的春天期盼已久。过去三年里,在港股淘金的基金经理们饱经市场折磨。 “好公司淹没在Beta(贝塔)之中,还愿意在港股里折腾的人也少了很多。”嘉实基金的基金经理王鑫晨记录下彼时自己的港股投资心路。“尽管复苏道路曲折,我依然看到我们投资的港股科技企业在努力成长。短期股价表现没有让人满意,但我们相信一个市场的强弱,最基本的来自于其中企业股票的长期生命力。” 此前港股市场的低迷也令唱衰论调甚嚣尘上,有观点认为“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对此,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驳斥,“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一座高楼或一块石碑,施加压力即可使之倒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就倚靠的是‘一国两制’的独特地位,政府、监管机构和业界的长期耕耘,以及国际投融资者的口碑。” 政策层面亦给当前港股市场带来助力。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受访机构投资者认为,政策层面的强大助力将进一步强化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市场定位,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与股票市场的回暖。 王鑫晨认为,当前中国香港处在转型和过渡期,普遍的低估值和低流动性会随着本轮中国内地宏观基本面预期扭转而消除。 柏杨认为,港股此前于2022年10月达到阶段性底部,即使今年1月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也未跌穿该点位,因此该点位应被视为新一轮周期的起点。“尽管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再到经济底通常也需要一个过程,但自2022年11月以来的经济复苏仍在进展中。” 近期恒生指数的上涨引发市场关注。图/中新 港股强势反弹 “芒格说过确定自己能力的边界是最重要的事。现在来看,香江还是我们一条挺重要的能力边界。”过去两年里,知名基金经理周应波对港股的“能力边界论”常常被人们引用,来为企图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投资者敲响“警钟”。 “能力边界”是周应波探索港股四年后,在2022年初得出的结论。彼时,以恒生科技指数为首的港股持续走弱。现在回头看,港股的漫长熊市仅至中段。 对于包括周应波在内的内地投资者来说,港股给他们留下了两大深刻印象: 一方面,它是离岸市场,同时受到内地和全球环境的影响。内地经济基本面、行业相关政策、全球疫情、地缘冲突、大国博弈、美联储动作、全球资金流向……让港股大悲大喜、大涨大跌的理由太多了;另一方面,它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大量国内新经济龙头企业的上市,为港股提供了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令其成为投资者不可不重视的市场。 一句话总结,港股的大风大浪里有大鱼。2021年2月,资金延续了此前对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赛道股的追捧,把港股推到了31000点的高位。 柏杨回忆,当时市场普遍讲述的故事是“最强的经济增长基本面(全球疫情早期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遇到了最宽松的(美元)流动性”,一时间港股中概股被各路中外资金竞相追捧。“真是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港股的高歌猛进引发南下资金蜂拥而至。然而,在券商喊出“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后,恒生指数很快便创下近三年新高纪录,并开启长达近两年的持续下跌模式。 利弊同源。在诸多机构投资者的总结中,本轮港股的上涨亦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浙商证券固收团队提及,中国经济的复苏、低估值带来的安全边际、平均股息率达4.34%的高股息特点、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为国际资本带来额外汇兑收益、近期美国发生的部分涉华事件助推华人海外资产回流等等多重因素为港股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最主要的逻辑来自对内地经济预期的变化。 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赵宪成认为,本轮反弹可将4月16日(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披露日)当做一个分水岭,1月中旬到4月16日之前市场担心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犹......
- 信息
- 本期文章
- 长期通胀预期缘何重要?
- 产能转移、地方债和社融增速
-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任重道远
- 储蓄国债为何受热捧?
- 新能源车成为绝对主力
- 楼市解绑
- 房贷政策再出组合拳
- 各地巧打文旅经济牌
- CPI环比由降转涨
- 制造业是否已走出反弹趋势?
- “科创飞地”困境求解
- 亚洲货币贬值潮
- 广义货币增速创新低
- 保险投资刚兑铁律面临颠覆
- A股公司2023年报透视
- 港股新周期
- 全球分裂,谁是赢家
- SHEIN村,永不疲倦
- 于东来的“神话”和现实
- 光伏技术加速迭代冲击旧产能
- 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
- 极氪上市,吉利大众化野心
- 丰田在华将采用比亚迪超混技术吗?
- 华为入局汽车的五年
- 马斯克将特斯拉变成一只模因股票
- 药企寻找新大陆
- 字节跳动重塑医疗版图
- TikTok反击第一步
- 大时代与奋进者
- 点金烂尾楼
- 构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 宏观不稳定、应对危机与政策抉择
- Cover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