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全流程法律指南:企业劳动用工合规管理指引_洪桂彬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洪桂彬

内容节选

第四节严重失职解除合规指引 ◆相关概念 1. 失职 是指从业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本单位造成利益损害的行为。员工对失职行为的主观态度通常为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 2. 徇私舞弊 是指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不正常行使岗位职责,致使用人单位利益受损或者遭受潜在危害的行为。徇私为主观动机,舞弊则是客观行为,常包含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 3. 因果关系 是指行为或事件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主要用于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或责任比例,无论是民法还是刑法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均存在较大争议。在劳动争议事件中重点审查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存在可责性、行为是否为损害后果创造了条件等。 ◆典型案例 发错报价单能否认定严重失职行为? 徐某于2005年9月13日进入M公司从事客户服务行政工作。徐某在2020年10月21日、11月26日发给A公司的服务报价单上代替销售员“李某”签字,且将本应发给A公司的报价单错发给了B公司。2020年5月27日,M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通知徐某因其在给客户报价的过程中,违规操作,擅自冒名签署报价单,还将报价单发给了错误的客户,事后也没有及时向公司汇报。鉴于徐某的严重违纪失职,M公司决定于当日解除劳动合同。经查,M公司《员工手册》规定,未按照标准工作流程工作造成公司信誉受损、不良业务影响,甚至导致客户索赔,或给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庭审中,徐某称自己在报价单上代替李某签字系经李某授权并提供与李某的录音资料,而报价单发错并未给公司造成任何损失,B公司后来也没有下单,且报价单并非合同,最终A公司回传的也并非错误发送的报价单。M公司则主张徐某的失职行为给公司市场信誉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订单减少,但未就此进行举证。 专家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失职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同时证明劳动者的严重失职行为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本案中徐某确实存在错发报价单的情况,但并无证据证明M公司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或其他重大损害,A公司仍正常与M公司签约交易,故M公司直接以严重失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难言合法。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徐某提供的与李某的对话录音,可证明徐某在报价单上签名的行为确实曾征得李某的许可。虽然徐某在做报价单时由于疏忽大意,在使用原有模板时未仔细审核并修改客户的传真号码,导致报价单错发给了另一客户,但很难认定其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M公司直接解雇对于工作十多年的徐某过于严苛,据此判定M公司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合规指引 第一步:审核员工的岗位职责 操作说明 员工是否存在失职行为应当结合员工的工作岗位所负担的工作职责而定,故而用人单位以严重失职解除劳动合同,需首先证明员工知悉其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如劳动者就涉案事项不承担管理或工作职责,则无需就相应的损害承担责任。 注意事项 1. 员工的工作职责的具体内容和大小在实践中常发生争议,究其原因是部分用人单位并未与劳动者在上岗之初就岗位具体职责进行书面约定,也未能提供对岗位职责进行培训的证据。 2. 用人单位应当在入职时、转岗时或工作职责发生变化时与员工进行沟通,明确工作职责的具体内容、重要程度以及工作职责的用途(如不仅用于是否胜任工作的判断,还将用于失职行为的界定以及损失赔偿责任的承担)。通常,岗位职责说明书或岗位职责通知等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载体。 3. 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无法举证汇总归纳的书面化岗位职责(如岗位说明书无员工签字、相关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但缺乏会议记录加以证明),则可以从实际履行的角度尝试举证,即员工实际承担相关工作职责的证据,如绩效考核表的相关记载、员工参与项目或费用审批的记录、员工代表企业与相关方进行沟通的证据等。与书面化职责相比,通过实际履行的相关证据来证明员工应负担的工作职责往往存在较大的证据风险。 4. 除了书面化的工作职责以外,劳动者所在部门、业务单元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是判定员工是否失职的重要依据之一,如采购部门的采购制度、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规定、技术部门的技术规范等,用人单位如通过相关制度、内部流程论证员工存在失职行为,仍需要就相关制度、流程已向员工履行告知义务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公司主张法务人员在执行合同签署时应进行供应商背景调查,但实际发生签约供应商已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的情况,此时如主张法务人员失职,则一般需要就法务人员应履行背景调查义务进行举证。 示范文本 岗位说明书 续表 续表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28日修正)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第二步:固定员工失职行为的相关证据 操作说明 在厘清员......

  1. 信息
  2. 序言
  3. 前言:检查清单
  4. 第一章 入职篇
  5. 第一节 招聘合规指引
  6. 第二节 员工入职合规指引
  7. 第三节 规章制度合规指引
  8. 第二章 在职篇
  9. 第一节 工时管理合规指引
  10. 第二节 加班管理合规指引
  11. 第三节 年休假管理合规指引
  12. 第四节 绩效改进合规指引
  13. 第五节 调岗合规指引
  14. 第六节 调薪合规指引
  15. 第七节 变更工作地点合规指引
  16. 第八节 竞聘上岗合规指引
  17. 第九节 违纪调查合规指引
  18. 第三章 离职篇
  19. 第一节 辞职合规指引
  20. 第二节 试用期解除合规指引
  21. 第三节 严重违纪解除合规指引
  22. 第四节 严重失职解除合规指引
  23. 第五节 被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合规指引
  24. 第六节 不胜任解除合规指引
  25. 第七节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合规指引
  26. 第八节 经济性裁员合规指引
  27. 第九节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规指引
  28. 第十节 医疗期满解除合规指引
  29. 第十一节 退休终止劳动合同合规指引
  30. 第十二节 提前解散终止劳动合同合规指引
  31. 第十三节 离职手续办理合规指引
  32. 第十四节 竞业限制合规指引
  33. 第十五节 经济补偿金支付合规指引
  34. 第四章 特殊员工篇
  35. 第一节 工伤处理合规指引
  36. 第二节 病假管理合规指引
  37. 第三节 “三期”员工管理合规指引
  38. 第四节 外籍用工合规指引
  39. 第五章 灵活用工篇
  40. 第一节 劳务派遣用工合规指引
  41. 第二节 非全日制用工合规指引
  42. 第三节 劳务外包合规指引
  43. 第四节 实习用工合规指引
  44. 第五节 劳务用工合规指引
  4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