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修订本)_马小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马小红

内容节选

第五章“神法”与“人法”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发展 追溯法的起源、描述法的发展轨迹是法史学的永久话题。这是因为法的产生途径不仅对法的观念、法的功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法的发展模式。不同发展途径的法,在具有法的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具有着自身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往往是在起源时就决定了的。 一、法的起源与神 48. 古人认为法是“神”的产物 古人对“法是神的产物或旨意”基本上没有任何怀疑,这一点从世界各地留传至今的著名的古老法典中就可以看出。 48.1 汉谟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2-前1750年)称奉众神之命而立法巴比伦(Babylon),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位于伊拉克巴格达之南88公里处,曾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2000-前1000年)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6世纪)的首都。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第1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1页,“巴比伦”条及“巴比伦尼亚”(Babylonia)条。《汉谟拉比法典》的译文见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古部分”第57-93页。参见附件[3]。埃兰(Elam),伊朗西南部的古国。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第1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苏萨(Susa),埃兰古国的都城。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第7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35页。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 第一个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将282条有关物价、交易、税收、家庭、债务、盗窃等法律条文篆刻在当地神庙的石柱上,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汉谟拉比法典》 。这些篆刻了法律条文的石柱被侵入巴比伦的埃兰人 带回到自己的都城苏萨 ,1901年又被法国考古队发现带回法国,现藏于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 在法典的开篇,汉谟拉比这样宣称:土地之众神。——原注。“天神”。——原注。苏美尔之地神,全苏美尔最高之神,众神之父与王。——原注。海、河及地下水之神,天神安努之子,苏美尔人称为恩奇,塞姆人称为埃亚。——原注。巴比伦之庇护神,当巴比伦成为国都之时,马都克亦被宣布为众神之王,木星以马都克为名,视为马都克之化身。——原注。诸天神。——原注。太阳、光明及审判之神。他的主要祭祀中心为西巴尔、阿卡德及拉尔沙二城。——原注。 安努那克 之王,至大之安努 ,与决定国运之天地主宰恩利尔 ,授与埃亚 之长子马都克 以统治全人类之权,表彰之于伊极极 之中,以其庄严之名为巴比伦之名,使之成为万方之最强大者,并在其中建立一个其根基与天地共始终的不朽王国——当这时候,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 ,昭临黔首,充耀大地。 48.2 古印度以天神之子,人类始祖摩奴(Manu)的名义编纂法典参见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381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第6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3页。 在古代印度,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法典应该是《摩奴法典》,这部法典大约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已经出现,而最终编定已是到了公元3世纪的笈多王朝初期 。摩奴是印度古老神话中的传说人物。他是得到天神庇佑的,本身也具有神性的天神之子,人类之祖。《摩奴法典》的内容十分庞杂,其涉及“宇宙起源、法的定义、圣礼、入法礼、《吠陀》研究、婚配、待客、丧礼、食物禁忌、玷污和净化、妇道和妻道以及历代国王之法。在论历代王国之法时,分18个题目评述世俗的司法,然后,又回到布施、赎罪礼、业论、灵魂和地域等宗教问题上。” 从形式上看,在古老的印度,《摩奴法典》是神为人类制定的法典,对于熟悉现代法典文本格式的我们来说,《摩奴法典》确实显得杂乱无章,但它反映了古代印度浓厚的宗教色彩,其明确宣称法典来自神意,人人必须遵守:自在神指梵天。——原注。天启(Sruti)一按Ⅱ卷10条的解释系指吠陀而言。——原注。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古部分”第219页。 为了在应有的次序上确定他(婆罗门)和其他[种姓][成员]的义务,自在神 之子,贤明的摩奴,编制了这一[神圣的法]典。在这个[典籍]上,充分地阐明了人们各种行为的善恶,以及四种姓生活的永恒规则。在神圣的天启 中所阅明的和在神圣的法典中所记载的最高的法是生活的规则,因此,愿意自己幸福的再生,须永远遵循它。 48.3 《十二铜表法》与宗教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最著名的法典。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结果,是应平民的要求编纂而成的,公元前5世纪的中叶,铸于铜板并加以公布,故称为“铜表法”。公元前390年......

  1. 信息
  2. 修订版前言
  3. 自序
  4. 引言
  5. 一、为什么要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法
  6. 二、本书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7. 三、本书的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8. 四、研究资料的取舍原则
  9. 上编 构建中国传统法
  10. 第一章 “古代法”与“传统法”
  11. 第二章 中国传统法的基本概念
  12.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的发展阶段
  13. 下编 解析中国传统法
  14. 第四章 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法的特征
  15. 第五章 “神法”与“人法”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发展
  16. 第六章 周公——“礼治”思想的奠基者
  17. 第七章 孔子论法与中国传统法观念
  18. 第八章 中国传统法中的人情观
  19. 第九章 中国传统法中的道德观
  20. 第十章 中国传统法中的人治观
  21.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法中的自然观
  22.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法中的平等观
  23. 附录
  24. 专题之一:律与礼的关系
  25. 专题之二:“礼治”的改造
  26. 附件[1]:米兰达规则及其“中国式困惑”——评米兰达案
  27. 附件[2]:中国古代的谥法
  28. 附件[3]:《汉谟拉比王法典》(节录)
  29. 附件[4]:《吕刑》原文、译文
  30. 参考书目
  31.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