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智慧(荣格精选集)_【瑞士】C. G.荣格 著;申荷永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瑞士】C. G.荣格 著;申荷永 主编
内容节选
[本文最初发表于Prabuddha Bharata(Calcutta), February 1936, Shri Ramakrishna Centenary Number, Sec.III,由Cary F.Baynes 翻译。读者诸君现在看到的文本,就是基于他的翻译。]瑜伽与西方 西方世界知晓瑜伽已经近百年了。虽然在两千年前,印度就有智者、裸体主义者(gymnosophists)和意守丹田的冥想者(omphalosceptics)把各种类型的神话故事从传奇的印度传播到欧洲,但是在法国人安克蒂尔·迪·佩农(Anquetil du Perron)把《奥义书》传播到西方之前,我们还不能说,欧洲对印度哲学及其实践有真正的了解。其后,牛津大学的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编辑了“东方圣书”(Sacred Books of the East)。因为他和他编制的这套书,欧洲人才对印度哲学及其实践有了更深的全方位了解。一开始,这类关于印度的知识一直是由梵文学者和哲学家们专门研究的。但是不久之后,布拉瓦茨基夫人(Mme.Blavatsky)发起的神智学运动引入了东方文化,并使其广为人知。此后的几十年间,瑜伽在西方沿着两条互相独立的路线发展。一方面,瑜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科学;另一方面,瑜伽成为某种类似宗教的东西,虽然它并没有成为一种制度化宗教。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一开始是布拉瓦茨基夫人的追随者,后来他自立门户,创立了人智学,他和安妮·贝赞特(Annie Besant)曾努力想使瑜伽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宗教,不过他们并没有得偿所愿。公元1453年,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土崩瓦解。——中译注巴哈欧拉的长子、继承人及其著作的全权诠释者。巴哈欧拉则是巴哈伊教的创始人。——中译注古希腊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哲学家。——中译注意为“灵知”。诺斯替教派认为,只有领悟“诺斯”,才能使灵魂得救。——中译注 瑜伽在西方有如此奇怪的遭遇,这是因为:西方的环境迫使它与其本土传统分道扬镳。在西方,东方学说大多会遭遇一种特殊处境,而在早期印度等地,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这种处境就是:在西方,科学和哲学之间有着严格的分界线。在瑜伽学说为西方所知之前,这条分界线就已经存在了大约三百年。科学和哲学的分裂是西方特有的现象,它们的分裂实际上始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在那时,伊斯兰教国家击溃了拜占庭帝国 ,受此事件的刺激,社会大众对古代文明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兴趣。此后,古希腊语言文艺的知识首次传播到了欧洲的每个角落。“异教徒哲学”的入侵,直接导致了罗马教会和新教教会的大分裂,这次分裂很快波及整个北欧。但是,即使基督教由此而复兴,也一样束缚不了自由思想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科学大发现的时代开始了,社会思想也日益要求摆脱宗教传统的桎梏。因为公众确实需要宗教,所以理所当然,基督教会仍旧存在,但是它已经失去了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由于有不可超越的严密组织,罗马教会还能保持统一,可基督新教却分裂成了约四百个派别。这在一方面证明了基督新教之御众无能;却在另一方面证明了,宗教依旧具有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在19世纪,上述的变化慢慢促进了宗教调和论的发展,也导致了大规模的域外宗教组织的进入,比如:阿博都·巴哈(Abdul Baha) 的宗教、苏菲派、拉玛克利须那传道会(the Ramakrishna Mission)、佛教等。在这些宗教中,很多都融入了基督教的元素,比如人智学。此后形成的局面,就大致类似于公元3和4世纪的文化融合,彼时的希腊化式的文化融合中也同样少不了印度思想的影子。[参见:提亚纳的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of Tyana) 、俄耳甫斯—毕达哥拉斯秘密教旨(the Orphic-Pythagorean secret doctrines)、诺斯(the Gnosis) 等。] 所有这些组织都走上了宗教的道路,它们的绝大多数信徒都吸收自新教教会,所以,它们本质上都可被视为新教派别。新教的攻击目标是罗马教会的权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民众对教会的信仰,而教会正是神圣救赎的不可或缺的中介。如此一来,教会的职权转移到了个人身上,与此同时,个人还要承担起前所未有的宗教责任。忏悔和赦罪仪式的减少,加剧了个人的道德冲突,也使个人背负上很多问题。本来,教会可以举行圣事,尤其是弥撒,通过神甫主持的神圣仪式来确保个人的救赎,从而为个人解决他们背负的问题。那时个人唯一需要出力做的事就是忏悔、悔改和赎罪。而现在,为个人提供帮助的仪式已不再有,个人只能在没有上帝回应的情况下自行其是。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不满,所以,人们才需要宗教组织的存在来给出回应。人们需要有一个(更高的,精神上的,或者是神圣的)权威来给予可见的(至少是可以察觉到的)支......
- 信息
- 编委会
- 导读 道心惟微,精义入神
- 一
- 《西藏大解脱书》的心理学阐释
- 《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阐释
- 二
- 瑜伽与西方
-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序言
- 东方禅修的心理学
- 印度的圣人
- 三
- 《易经》序言
-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