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_施琪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施琪嘉
内容节选
第十二节哀伤·如何理解眼泪的意义 本节概要:哭闹的内在小孩· 为什么有的婴儿总是哭闹不止? ○高敏感型婴儿 ○有生存焦虑的婴儿 ○不被理解的婴儿 ○有分离焦虑的婴儿 ·父母的拥抱和皮肤接触可以帮助婴儿建立起安全的环境 ○早期婴儿的依恋本能和拥抱反射 ○哭闹的孩子最终的诉求是父母的爱 有的孩子生下来后很安静、很乖,不爱哭,他好像很怕麻烦别人,好像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样,所以有的孩子的父母会说孩子很好养也不烦人。但是反过来,也有一类婴儿整天哭闹不已。 为什么有的婴儿特别爱哭闹呢?个中原因不一而足。婴儿的高度敏感、生存焦虑、不被理解、分离焦虑,都有可能引起他的不停哭闹。 我的一个同学说,他的孩子就很爱哭闹,以致他必须整夜抱着孩子走来走去。他说他的孩子能感觉到他膝盖弯曲的角度,不能超过10度,否则孩子马上就哭。我们给这种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叫作高敏感型或超敏感的婴儿。 这里所说的敏感,首先是指生理上比较敏感。据说亚斯伯格类婴儿就比较敏感。亚斯伯格类婴儿是指智力超常、在数学或者音乐方面有特殊天赋的孩子。这类孩子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度要远远高于我们正常的人。比如,我们在上课时,不一定能听到外面的声音,除非你转移注意力。我们在看人看事时,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一部分,不一定能看得到细节。但有的人就能捕捉到每一个微弱的声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和差别,对人、对事情明察秋毫。 一部间谍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间谍看似漫不经心地从一楼上到三楼,但随后他能详细地说出二楼的某一个房间开着的门以及里面有什么,像一台照相机一样把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类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敏感型的人,他对外面的声光味等信息的感觉精度、处理速度、感受深度、感知范围,都远超一般人。 巴黎就有一个亚斯伯格类的人,他在高楼上往下看一眼,就可以把全巴黎都画出来,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个街道、每一座房屋的结构都精准无误。这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更别说做到了。 为什么一般的人没有这么敏感?就在于我们的大脑会过滤一些信息,处理信息有一定的容错范围。而高敏感型的人对信息的感知是纤毫毕现的,不主动消融偏差,反而把细节放大凸显。这样的结果就是他对外界缺乏容忍度。 再回到爱哭闹的婴儿这个话题,第一类情况即因为婴儿的高敏感度。高敏感型的婴儿对于周围的声音、味道,自己身体的干湿冷暖,衣服被褥的轻重松紧等都特别敏感,这些条件一旦偏离他的喜好,他就要哭闹以表达不满。 孩子爱哭闹的第二类情况是他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存在焦虑感。比如,有一个学员说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她的外婆喝煤油自杀了,她的奶奶和她的妈妈都想把她送走。她成天哭闹,送也送不出去。她的爸爸在她刚出生的前几个月都不在家,等她的爸爸回来打开她的襁褓后,看到她皮肤上长满了疥疮。我们可以想象她的妈妈是怎样护理这个孩子的,她的妈妈根本就不管她,没让她死就算好了。所以,这个孩子整天处在一个奇痒无比、难受无比和被抛弃、被嫌弃的状态。 我们有时候会说孩子的哭闹是生命力的象征。比起那种特别安静的孩子,哭闹的孩子更可能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命受到了生存威胁,他在呼救,他在抗争,他要活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特别凄惨的故事。比如,有孩子被扔到粪坑里,被人发现后救起来,是他的哭声引起别人的注意才保住了性命。 哭闹是孩子求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当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不安全时就会哭闹。这是存在焦虑的表现。 也有时候,孩子哭闹是因为他的情感没有得到正确理解。 一个同事说,他的爱人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拍录像,我们就随机拿来看。有一次,大概在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她把孩子临时交给她表姐托管,她下楼吃饭,离开了不到半小时,这孩子就哭得一塌糊涂。她表姐打电话让她上去,她上去就开始哄孩子,孩子依然不停地哭。她讲了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哎呀,你受委屈了,我的小委屈啊,我们叫不委屈。” 这就是孩子爱哭闹的第三类情况,孩子的哭声里有特别多的委屈,他总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 如果每个母亲都像这个母亲一样能够理解孩子,并且能给孩子的情绪命名,孩子就会觉得:“好,妈妈懂我了”,那么孩子就会很少哭,因为他不用哭,他的表达母亲就能理解。 但是有一类母亲总是不到位,她不是人不到位,就是心不到位。这样,孩子当然就容易感到憋屈,经常哭泣。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母亲会说:“你要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再哭的话,我就把你扔给狼外婆”,这样吓唬孩子。但你要是不许孩子哭,只会把孩子吓得更厉害,让孩子哭得更加厉害、持久,难以缓和,难以把他哄好。 那么第四类情况就是哀伤,害怕分离。所有的心理归纳起来,孩子的创伤都是一种分离反应。如果孩子小时候经常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比如被送来送去,环境变来变去,身边的人换来换去,换保姆、换房子、换住所、换照顾者,这种孩子也容易哭泣。哭泣是因为对分离的恐惧。上文在介绍缺乏陪伴的内在小孩以及有被抛弃......
- 信息
- 自序:拥抱内在小孩,就是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 第1章 看见·与我的内在小孩对话
- 第一节 初识·我的内在小孩长什么样
- 第二节 理解·他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第三节 辨别·内在小孩也有“上帝”与“恶魔”吗
- 第四节 分类·不同时期的他有哪些表现
- 第2章 疗愈·照顾我的内在小孩
- 第一节 探寻·内在小孩是如何受伤的
- 第二节 爱·缺乏爱的伤痛感
- 第三节 陪伴·缺乏陪伴的孤独感
- 第四节 夸奖·缺乏夸奖的自卑感
- 第六节 道歉·缺乏道歉的委屈感
- 第七节 共情·亲爱的,我在这里
- 第八节 恐惧·动不动就焦虑,该怎么办
- 第九节 羞耻·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很丢脸
- 第十节 被抛弃·怎么找回失落的安全感
- 第十一节 空虚·怎么应对悲观无助的时刻
- 第十二节 哀伤·如何理解眼泪的意义
- 第十三节 悲悯·学会与情绪化的小孩共处
- 第十四节 告别“我不行”,不再否定自己
- 第十五节 告别“我不配”,不再忽视自己
- 第十六节 告别“我不好”,不再攻击自己
- 第十七节 学会自我释放,不再压抑自己
- 第十八节 学习自我认同,不再怀疑自己
- 第3章 整合·活出爱与新生的自我
- 第一节 内在之光:寻回我的赤子之心
- 第二节 潜能·如何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 第三节 整合·如何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 第四节 内在小孩如何影响怀孕和生育
- 第五节 青春期的内在小孩有什么特殊之处
- 第六节 女人和男人的内在小孩有哪些不同
- 第七节 夫妻之间的内在小孩,扮演什么角色
- 第八节 老年人的内在小孩会有哪些影响
- 第九节 职场关系中的内在小孩
- 第4章 结语&答疑
- 结语
- 答疑1·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晚
- 答疑2·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