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译文纪实)_杨素秋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杨素秋

内容节选

“做题家”,我们一起读诗吧 我们的图书馆里很少见到高中生的身影。我不知道他们在读什么书以及想读什么书。我找到两位朋友,询问高中生的日常。 在天津,高三班主任的岗位不容懈怠。七年来,王彦明的闹钟一直定在早晨五点二十分。他也想换换岗位,去高一高二稍微放松一下,但没有被批准。临出门,他对镜检查衣服是否整洁,修剪胡须。围着运河跑五公里,去宿舍水龙头下洗一把脸,已经七点多了。杨树下有一只叫“翠花”的狗,在吃学生刚刚抛下的炸鸡骨头。王彦明走进教室,开始“盯班”。他这份工作是“教书”,但他常常觉得自己更像是警察和保姆。既往的经验告诉他,班一定要盯紧,谨防学生犯错误。在私人聊天中,学生讲述过和父母的暗黑矛盾,出示过隐秘的刀具。王彦明拿捏着自己的沟通语气,伸出手,接过那把锐器。 毕业生常处在过度紧张的家庭氛围中,家里发酵的焦虑情绪,经过公交地铁的短暂弥散,又汇聚在教室里。大多数时候他们低头读写。抬头时的眼镜片,一届比一届多。有人发言偶然口误,其余人大笑,拍桌跺脚。走廊里,揪辫子、抢零食、拿着扫把追打。这些少年,在以夸张的姿态抵消枯燥沉闷的日常。 远处是空军训练基地,飞机频频从窗外掠过。王彦明办公桌上的试卷和作文本堆叠成山,矮下去又高起来。红色签字笔,一大把一大把写尽,扔进垃圾桶。 二十岁时,他大量地读诗。像是千里迢迢赶去与陌生人相会,心是敞开的。 远一点,读废名、戴望舒、昌耀、海子、顾城和北岛;近一点,读于坚、韩东、翟永明、余怒、臧棣、王小妮。国外诗人,他干脆为我列出长长一串名单:里尔克、弗罗斯特、保罗·策兰、辛波斯卡、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里索斯、杰克·吉尔伯特、特德·休斯、卡瓦菲斯、谷川俊太郎、加里·斯奈德、默温、希尼、雷蒙特·卡佛、卡明斯、特朗斯特罗姆…… 他也写诗,青木瓜在舌头上的涩味,春末夏初少女的头发,夜晚掀开了碧绿一角,月光倾泻,桂花跌落,水草纠缠。看见冬天枯萎的草木,他觉得它们正在拨动通往春天的门帘。他期待把自己的震颤讲给学生,和他们一起发现日常中的诗意。 起初他做过一些改革,但是教学工作得按整体步伐运行。平行班级的授课进度一致,模考内容一致。事实上,他和教研室同事的对话多是如下内容:高考新动向、课件制作标准、网课讨论流程、教学案例上传方式……一群人翻来覆去,就是在揣摩出题人的心思。教师围绕试题,像是围绕磨盘打转,缰绳都磨白了,语文教育离文学本身越来越远。他在课堂的缝隙里努力挤进真正的文学,仅有寥寥响应。更多的“做题家”和他们的家长想要更“实用”的东西。 陕西省西安中学的朱妮娅同样讲授高三语文,她的感受和王彦明相近。大学时她是话剧社社长,琢磨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钻研希腊戏剧和中国元杂剧,兴奋地观看朋友从北京带回的VCD《恋爱的犀牛》,连夜和小伙伴讨论:“我们也来一个这样的吧!”她写过典雅的《灰姑娘》,也戏谑地编排《大话白毛女》。她的名字一出现在海报上,八百座的校园剧场就挤满了。高兴时,她自己披挂斗篷上阵,在宫闱情仇中饰演女将军,迈动战靴,睥睨众生。 工作后,她像彦明一样忙碌。要照看早读和晚自习,就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全部家务都留给了婆婆,两个女儿的衣着搭配时常让朱妮娅失笑,但她知道,婆婆已经尽力了。朱妮娅戒不掉戏剧,热衷帮学生排练课本剧,教孩子们配音,自己也跑龙套,但这部分生活总被主流教学挤压得稀薄。 把普通班级带成整个年级的冠军班才算被认可的成绩。她一次一次冲在全年级前列,却觉得,人生,好像也就这样了。“课还不错”,这就是旁人给自己的最高评价。她这一生,就是在讲卷子讲试题当中度过了吗? 她希望课堂能好玩起来。我去听她的课,她问学生:“僧敲月下门的‘敲’还能换成什么字?”“踹”“穿”“砸”——伴随着哈哈大笑,青春期典型的暴力语言狂欢。接着,师生又有如下互动: “叩”,朱妮娅点评:“文雅。” “蹭”,朱妮娅:“你又恶作剧。” “抚”,还没轮到老师说话,孩子们笑:“好恶心,你有恋物癖啊你?” “窥”,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拭”,大家齐声:“洁癖!” “临”,有人小声说:“有仙气。” “锁”,“动作太规矩。” “掩”…… 当一个学生说出“掩”的时候,其他人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哇,好温柔哦。”朱妮娅笑了,说:“温柔妥帖,只欠平仄。今天的头脑风暴大家表现得很不错,就到这儿吧。”我坐在最后一排,也跟着一起笑。这些高中生比我平时带的大学生要喧闹得多,嚷嚷的劲儿真大。接着,朱妮娅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书目,孩子们低头记笔记。 我曾经问过朱妮娅,她高中时都读什么书。她说当时读过的书有两本难忘。《基督山伯爵》隐忍地蓄积力量,缓慢冷酷地报复,教会了她在叙事中控制节奏。波伏娃《第二性》如同一记重击,揭开她了解两性世界的大幕。原来女性是由上千年的历史塑造成为“第二性”的,原来自己身在其中根本没有觉察。从这本书开始,她才开始......

  1. 信息
  2. 作者说明
  3. 初到南院门
  4. 两个人的图书馆
  5. 开会了
  6. 今日斩获写作素材
  7. 批评一连串
  8. 小米稀饭慢火火熬
  9. 十分吻合“十四运”
  10. 个人英雄主义
  11. 真实意见
  12. 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13. 他想自己走进海水
  14. “做题家”,我们一起读诗吧
  15. 碑帖外不外借
  16. “娟娟发屋”与“睡觉无聊”
  17. 武侠奶爸
  18. 在脂肪中寻找肌肉
  19. 这一幅里没有爱情
  20. 书房里,你不是孤身一人
  21. 小砝码
  22. 山外有山
  23. 雨打芭蕉
  24. 雪夜的老虎
  25. 阅读树枝的女人
  26. 石榴果挂满枝头
  27. 最后的阵地
  28. 像云杉那样生长
  29. 书中出现的书名
  30. 书中出现的作者
  3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