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主持政务岁月_熊华源;廖心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熊华源;廖心文
内容节选
6参见《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参见《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为了预防在“大跃进”全面发动后,在出现较大问题时,党内高层再次出现反冒进同反“反冒进”的原则分歧,因此,从另一角度多次发出要注意“我们党内搞得不好要分裂”的警告。他极其严肃地说道:假如我们党在某个时候,“有些人不顾大局,像莫洛托夫那样,像我们中国的高岗那样,那就要出现分裂”。因此,“代表大会的代表同志们,你们注意一下,中央委员特别要注意,要顾全大局。谁不照顾大局,谁就会跌筋斗。你看莫洛托夫跌了筋斗没有?你看高岗跌了筋斗没有?”“结果就是搬了石头打自己的脚。” “我们党有过四次分裂。第一次是陈独秀;第二次是罗章龙分裂党,另立中央;第三次是张国焘另立中央;第四次是高岗,他还没有搞成功就被压下去了。”“有人认为讲了分裂,心里就不舒服。我看讲了好,大家有个精神准备。”“我们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毛泽东的这两次告诫,说得都是相当重的。实际上就是说:谁要在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的时候,再进行反冒进斗争,谁就是不要党的团结的分裂主义者。“结果就是搬了石头打自己的脚。”这样,就使中共党内的民主气氛再次遭到严重损害。 从1957年9、10月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发生逆转。在毛泽东所发动的持久的愈来愈烈的反“反冒进”斗争面前,党内没有人能够再发表不同意见了。“反冒进”从此成为禁区,从而使毛泽东极力倡导的有很大片面性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八大二次会议所接受。正如薄一波三十多年后所说: “长达半年多的批评反冒进,造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压力。毛主席的威信高,大家都敬仰他。他怎么说,大家就跟着怎么做。这样,一些部门和省市的领导干部头脑就膨胀起来了,反过来又影响毛主席的思想。结果导致了‘大跃进’的发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59、460页。 “这次批评反冒进,历时半年多之久,其影响所及,在党内政治生活史上是一件很不小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标志,它标志着建国以后党内民主生活开始由正常或比较正常向不正常转变。有一位同志曾经说过,南宁会议前后,党内气氛逐渐紧张了。毛主席有些高居政治局之上了,已很难像以往那样经常同政治局的同志坐在一起平等地商讨问题,党内的生活开始不正常了。我同意这种看法。”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周恩来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鉴于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上已有以柯庆施代替他的总理职务的考虑,又鉴于自己在“反冒进”问题上犯了“方针性的”大错误,他觉得应当主动“让贤”,于是便向中共中央真诚地提出:请考虑“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就此专门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彭真、彭德怀、贺龙、罗荣桓、陈毅、李先念、陈伯达、叶剑英、黄克诚。与会者纷纷表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总理职务。 6月22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嘱咐起草了会议记录。会议讨论了周恩来的请求,与会者一致认为他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随即,邓小平把会议记录报送了毛泽东。毛泽东批示:“退尚昆存。” 这样,周恩来继续留在国务院总理岗位上。但是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周恩来、陈云等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稳妥、求实但又是主动和创造性的作用了。 也正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立即掀起了一个打破常规、违反常识、追求高速度、超英赶美的形式上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兴起,使本来就底子薄、基础差的年轻的共和国受到了一次客观经济规律的严厉惩罚。在发觉“大跃进”运动造成了重大失误后,通过初步的反思,毛泽东在1960年6月中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写出《十年总结》,着重总结1956年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他在《十年总结》中开始认识到:指原准备在1960年7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三次会议,后因故未召开。见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4节。原文是:“聪明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2页。) “管农业的同志,和管工业的同志、管商业的同志,在这一段时间内,思想方法有一些不对头,忘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些片面思想(形而上学思想)。”“农业方面则犯了错误,指标高了,以至不可能完成。要下决心改,在今年7月的党大会 上一定要改过来。从此就完全主动了。同志们,主动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看来,错误不可能不犯。如列宁所说,不犯错误的人从来没有。 郑重的党在于重视......
- 信息
- 文前插图
- 出版者的话
- 01 组建首届“内阁”
- 1
- 2
- 3
- 02 出访苏联
- 1
- 2
- 3
- 4
- 03 准备和参与决策抗美援朝
- 1
- 2
- 3
- 4
- 04 制订“一五”计划
- 1
- 2
- 3
- 4
- 5
- 05 国际会议上的首度露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06 亚非会议的台前幕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7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前后
- 1
- 2
- 3
- 08 与“铁三号”的文化名人
- 1
- 2
- 3
- 09 冒进和反冒进
- 1
- 2
- 3
- 4
- 5
- 6
- 10 处理中缅边界问题
- 1
- 2
- 3
- 4
- 5
- 11 现代“大禹”
- 1
- 2
- 3
- 12 决策香港问题
- 1
- 2
- 3
- 4
- 13 出访亚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4 反“反冒进”中的检讨
- 1
- 2
- 3
- 4
- 5
- 6
- 15 庐山风云
- 1
- 2
- 3
- 16 解决中印边界冲突
- 1
- 2
- 3
- 4
- 5
- 17 关怀特赦战犯
- 1
- 2
- 18 谋求国家统一
- 1
- 2
- 3
- 4
- 19 战胜饥荒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20 调整国民经济
- 1
- 2
- 3
- 4
- 21 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 1
- 2
- 3
- 4
- 5
- 6
- 22 走进非洲
- 1
- 2
- 23 领导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 1
- 2
- 3
- 4
- 5
- 24 策划和导演史诗《东方红》
- 1
- 2
- 3
- 4
- 25 争取李宗仁回国
- 1
- 2
- 3
- 4
- 5
- 26 被动卷入“文化大革命”
- 27 保护民主人士
- 1
- 2
- 3
- 4
- 28 苍松护英华
- 1
- 2
- 29 维护经济运转
- 1
- 2
- 3
- 30 处理九一三事件
- 1
- 2
- 3
- 31 小球转动大球
- 1
- 2
- 3
- 4
- 5
- 32 艰难的抗争
- 1
- 2
- 3
- 4
- 33 湖畔哀思
- 1
- 2
- 34 最后的时光
- 1
- 2
- 3
- 35 结束语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