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堂极简人工智能课_【英】彼得·J.本特利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英】彼得·J.本特利

内容节选

效法生物脑的电脑 答案来自大自然。在人工智能的最早期,沃伦·麦卡洛、沃尔特·皮茨、马文·明斯基和弗兰克·罗森布拉特等研究者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机模拟,将神经元连接在一起。他们雄心勃勃,企图让它们能够像生物大脑那样学习。虽然最早的神经网络过于简单(正如明斯基那本臭名昭著的书所强调的那样,这些失败的努力导致人们对这种技术大失所望,如第一章所述),但研究者们一直在继续推进这种方法,把神经元模型做得更加复杂,并且开发出更好的方法来训练那些神经元。 我们可以用建设性的、对人类有益的方式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这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供挖掘。 ——李飞飞,计算机科学家(2017)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成熟且非常成功的人工智能类型。其原理是把生物大脑的工作方式高度简化,得到一种模型,由此在计算机中运行。生物体内的大部分复杂性都被去掉了——什么化合物、支持细胞、血液供应这类东西都没有建模,而且神经元之间并不互相放电。剩下的只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神经元概念,它的行为有点像数学函数。当给定一个或多个数字输入时,它将这些数字与它的当前状态结合,并使用被称为激活函数(通常是双曲正切)的数学函数产生输出。这些“神经元”连接成网络,一排排的输入神经元接收数据(例如,来自摄像头的图像)可能连接到一排又一排的“隐藏层”,最终连接到数量较少的输出神经元,提供一个整体结果——它也许是输入的分类,或控制机器人的信号。 神经网络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权重来进行学习,它会根据不同的输入,让一些连接变得更重要,而让另一些连接变得不那么重要。优化连接的权重和偏置(这是修改激活函数效果的另一种方式)让神经元在接收到给定“训练数据”时输出正确的答案,就完成了对神经网络的训练,这样它对新的、以前未见过的输入数据也能做出正确的表现。这样的网络被称为前馈式,因为每一层的神经元只与下一层相连,而不会反向连接。训练这种前馈式神经网络的常用方法被称为反向传播,即计算机从输出神经元开始,通过各层神经元反向逐层更新权重和偏置,最终让输出的误差降到最小。 马文·明斯基(1927—2016) 马文·明斯基被尊为人工智能之父,这是有原因的。他是达特茅斯人工智能研讨会的最初倡议者之一,他帮助创建并命名了这个领域,与约翰·麦卡锡共同创建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明斯基的职业生涯相当多产,他发明了共焦显微镜和第一个头戴式显示器。1951年,他建造了第一台神经网络学习机斯纳克(SNARC,随机神经模拟强化计算器),它由40个神经元组成。明斯基后来在这一领域继续耕耘,与西摩尔·派普特一起出版了《感知机》一书。这本书批判了罗森布拉特的工作,是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明斯基一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众多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心智社会理论,即认为我们的意识由多种多样的行为主体互相协作、共同组成。除了获得许多奖项外,他还在阿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获得了永生;明斯基还曾为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同名电影担任顾问,影片中维克多·卡明斯基这个角色的名字就来自他。 训练神经网络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正确的数据。早期的研究工作试图仔细提取有意义的特征,因此研究者会通过其他算法从图像中提取边缘、几何形状和距离,然后把这些特征喂给神经网络。为视觉而设计的神经网络通常使用监督学习进行训练:如果我们希望有一个简单的分类器,在看到猫的图像时输出1,在看到狗的图像时输出0,那么我们会提供数百上千张猫狗图片,并调整神经网络(例如使用反向传播),直到它“看到”猫时正确输出1,“看到”狗时正确输出0。对于这种应用来说,使用监督学习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要监督它的训练,确保它能准确地学到我们想要它学习的东西。然而,直到人们开始创建类似生物视觉皮层神经元的那种人工神经网络时,这些概念才真正开始起飞。 事实证明,生物的眼睛以精巧的方式与大脑相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人眼的视杆或视锥)并不直接连接到单个神经元上,而是会有一整片区域的神经元与每一个感光细胞相连接。相邻的神经元会连接到视网膜上相邻的又有所重叠的区域。然后这些神经元将它们的输出传给下一层神经元,新一层中的每个神经元又都与上一层中的同一组相邻神经元相连,以此类推。与传统的前馈式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相比,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神经网络布线方式。当人工神经网络以这种方式连接起来,并与大量的神经元层和大量的输入数据相结合时,其能力就会陡然提升。 这种神经网络被称为卷积神经网络,这是一种常用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网络(所谓“深度”,正是因为它有很多层神经元)。在过去,卷积神经网络庞大的规模导致其训练速度非常慢,而且它对输入数据非常饥渴。但在最近几年,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大数据时代使得给这些神经网络喂数据变得容易得很——有数以百万计的几乎任何种类的图像例子,无论是汽车牌照、字母表里的字母,还是......

  1. 信息
  2. 关于作者
  3. 关于译者
  4. 导论
  5. 第一章 人工智能简史
  6. 古老的机器人
  7.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的诞生
  8. 人工智能的兴衰
  9. 重生
  10. 第二章 选对路径
  11. 符号人工智能
  12. 中文房间
  13. 搜索逻辑
  14. 储存知识
  15. 第三章 我们都会犯错
  16. 大象不下象棋
  17. 举止得宜的机器人
  18. 无人驾驶
  19. 社会中的机器人
  20. 第四章 寻找正确答案
  21. 人工生命的进化
  22. 自然而然地找到答案
  23. 进化中的机器人
  24. 自我设计的计算机
  25. 第五章 理解世界
  26. 感知
  27. 学会看见
  28. 效法生物脑的电脑
  29. 种族主义计算机?
  30. 第六章 自我改善
  31. 教会自己学习
  32. 学习分类
  33. 决策者
  34. 变化中的思想
  35. 第七章 沟通是关键
  36. 语言规则
  37. 语料库语言学
  38. 说话真好
  39. 说话真难
  40. 第八章 重新想象现实
  41. 数码式考察
  42. 细胞自动机
  43. 数字代理
  44. 虚拟未来
  45. 第九章 增强感受
  46. 情商
  47. 社交机器人
  48. 情感人工智能
  49. 关怀型人工智能
  50. 第十章 了解自我
  51. 通用人工智能
  52. 模拟大脑
  53. 超越无限
  54. 人工智能的未来
  55. 词汇表
  56. 延伸阅读
  57.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