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轻与重_徐威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徐威
内容节选
原载于《星星·诗歌理论》2016年第12期。死亡就是寂静 ——论痖弦的死亡诗学1959年11月,痖弦在香港出版诗集《苦苓林的一夜》(香港国际图书公司)。出版后运至台湾的三百册因封面受潮腐坏,更换书名及封面,为《痖弦诗抄》。1968年10月,增补部分作品后,由台湾众人出版社重印,为《深渊》。1971年4月,台湾晨钟出版社出版增订版《深渊》。1981年,由洪范书店出版《痖弦诗集》,是为定本。201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痖弦诗歌引入大陆,出版《痖弦诗集》。参见痖弦:《痖弦诗集·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4—5页。沈奇:《痖弦诗歌艺术论》,《华文文学》2011年第3期。 台湾诗人痖弦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从1951年开始诗歌练笔,到1953年发表处女作《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再到1966年停笔至今,其诗歌创作生涯仅仅十五年。也就是说,痖弦所有诗歌均创作于十九岁至三十四岁这一阶段。在这十五年的创作中,痖弦仅以一本《痖弦诗集》 便屹立在华文诗坛,并赢得无数声名。沈奇认为痖弦既是重要的、也是优秀的诗人:“可以说,就整个近百年中国新诗历史而言,痖弦是为数不多的几位经得起理论质疑的、真正彻底的、到位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之一。” 2016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痖弦诗集》,这是痖弦诗歌作品首次在大陆引进出版。这当然是一件美事,它意味着,更多的大陆读者也能够一览痖弦诗歌的全貌。这令我想起初次阅读痖弦诗歌作品的情景。2008年,初入大学的我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诗歌。那年冬天,我背着十几本诗集回到老家,每日研读并背诵三五首。那时第一次在一本诗歌选集中读到痖弦的《上校》:“而他的腿诀别于一九四三年”“他觉得唯一能俘虏他的/便是太阳。”这样简洁、朴素又充满力量的表述,令我在阅读的瞬间便陷入痴迷之境。《上校》直击我心,除开其新奇的表达,更因其带有顽强的生命力量。而今终于一览痖弦诗歌的全貌,“生”与“死”仍然是痖弦诗歌冲击我心灵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一、从“生命的秘密”到“黑色的胜利”:痖弦诗歌的死亡书写 在痖弦的诗歌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死亡的书写——“死亡”“荒冢”“殡仪馆”“食尸鸟”“黑十字架”“黑夜”“死人”“殓布”“埋葬”“棺木”“亡灵”“寂静”“血”“墓碑”等字眼散落在痖弦诗歌的各处。痖弦在其诗作中构建了一个神秘、阴郁而恐怖的死亡深渊,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死亡深渊中又常常可见“生”的光芒。痖弦:《痖弦诗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55页。本文所引用痖弦诗歌文本,皆出于此,不再一一列出。 人的死亡是痖弦诗歌重要书写对象之一。缅怀老师覃子豪逝世之作《纪念T.H.》通过对人死之后亲友对亡者善后细节的描写,传达出痖弦对死亡的一种理解:“在一堆发黄了的病历卡中/在一声比丝还细的喊声下/背向世界的/一张脸/作高速度降落” 。(《纪念T.H.》)在痖弦的眼中,死亡就是一种高速度的下降,下降至大地深处,进而抵达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亡者加入到“在那些重重叠叠的死者与/死者们之间”,“而这一切都已完成了/奇妙的日子,从黑色中开始”(《焚寄T.H.》)。也就是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纪念诗人杨唤的作品中,痖弦对“唇”这一意象的深度挖掘,传递出对亡者深深的缅怀之情:“我们将去吻你/寂寞的,个性的/玫瑰一样悲哀的/悲哀的嘴唇啊。”(《唇——纪念Y. H.》)在这儿,“嘴唇”已然成为亡者一生的缩影与象征,也成为触摸死亡的一扇大门。痖弦赋予了“唇”独一无二的个性色彩,甚至可以说,“唇”这一词在痖弦的笔下获得了更广阔的指向与更巨大的张力,成为一个痖弦式的独特意象。在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中,从没有哪一个诗人将“唇”与死亡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写得如此深沉而热烈,令人如此动容且印象深刻。在缅怀之作外,痖弦诗歌常常直面死亡。在《殡仪馆》中,痖弦借两个儿童之口,诉说了死亡的全过程。“食尸鸟从教堂后面飞起来/我们的颈间洒满了鲜花”,这是男孩和女孩躺在棺木中的场景;“牧师们的管风琴在哭什么/尼姑们咕噜咕噜地念些什么呀”,这是人们为亡者祈祷祝福的场景;“明天是春天吗/我们坐上轿子/到十字路口上去看什么风景哟”,这是亡者童真的心灵感触——他们年幼,压根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而当他们惊恐地说出“啊啊,眼眶里蠕动的是什么呀/蛆虫们来凑什么热闹哟/而且也没有什么泪水好饮的”时,他们的身体已经从鲜活化为了腐败。从葬礼,到下葬,到身体腐败,痖弦以亡者视角,尤其是两个年轻孩子的视角,用充满童真的、美妙的话语与想象,揭露出死亡最为残酷、悲伤的一面。在这互相比较中,诗歌的力量显现而出。孩子每一次呼唤“妈妈为什么还不来呢”,都是对死亡的一次正面直击。“生命的秘密/原来就藏在这只漆黑的长长的木盒子里”,这或许是孩子们对死亡最为深刻的一种认知了。 死亡也是痖弦......
- 信息
- 总序 擦亮“湾区批评”的青年品牌
- 第一辑 叙事的可能
- 当代小说的“罪感意识”与“救赎书写”
- 自省的姿态与未竟的救赎——论王十月《收脚印的人》
- 轻与重、工与农、鬼与人——论王十月《米岛》
- 雾霾遮蔽下的罪感与焦虑——论徐则臣《王城如海》
- “记忆修辞术”与“少年成长史”——论双雪涛小说创作
- 死亡阴影下的日常叙事——论王海雪小说
- 地方风物书写的凸显、隐退与失衡——以“新南方写作”为中心
- 论余华小说中的反英雄形象
- 论余华小说的反英雄叙事及其价值
- 论小小说的“轻”与“重”
- 系列小小说的“力量”与“风险”
- 第二辑 情感修辞术
- 论反抒情
- 死亡就是寂静——论痖弦的死亡诗学
- 正视诗教病症 复兴诗教传统
- 从“工商”到“新工业”——读杨克的诗
- 将一个个符号还原为人——论郑小琼《女工记》的女性书写
- 天地之间的“小”与“大”——读大解诗歌兼谈行吟
- 从个体出发,对万物发声——读赵目珍的诗
- 在春风与烈焰之间——读吴子璇的诗
- 第三辑 在轻盈与黏稠之间
- “理想幻灭”“存在焦虑”与“自我麻醉”——读叶临之《伊斯法罕飞毯》
- “轻盈的迷惑”与“黏稠的现实”——读吴霞霞《耻骨》
- “简化的小说”与“生长的小说”——读王威廉《你的目光》
- 作家与批评家的思想碰撞——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 在极致的欲望与极致的绝望之间——读东西《篡改的命》
- 一场“行万里路”的文化之旅——读李辉《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 美的丧失与丑的萦绕——读余同友《有诗为证》
- 现实一种,或者一份提纲——读阎海东《一个夏天》
- 三十过后的“混”与“欲”——读寒郁《重逢》
- 一次心虚的阅读
- 破而后立——从基础写作到创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