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_谭木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谭木声

内容节选

第八章杀太子的刀 唯江君宽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武帝初即位时,遵从父祖的规矩,在未央宫居住理政。中晚年时则常在长安以北三百多里外的甘泉宫。于是长安与甘泉宫之间的驰道上,臣子们络绎不绝地往来。驰道是秦统一天下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修建的, 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出去,始皇帝沿着它巡游帝国新的疆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罗马帝国也修建了从罗马城辐射出去的大量高质量道路,所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谚,发达的路网是大帝国的标准配备。秦代1步合6尺,1尺约等于今23.1厘米。 据《汉书·贾邹枚路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宽五十步,约合69米。 今天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整个路基宽度也就在30米左右。如果这处记载不夸大,两千年前驰道的宽度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驰道之所以要修这么宽,可能是中央要单独修一条禁道,禁道只允许天子使用,臣民只能在禁道两侧行走。但是万里驰道,天子一年能用几次?于是,最有势力的权贵在使用驰道的时候便也会走中间这条禁道,因为比起两边使用频率高的路面,使用者更少、维护更精心的禁道走起来更加平坦舒适。但这毕竟不合法制,因此权贵因私用禁道而被惩处之事,屡有发生。《资治通鉴》卷二二,太始三年。《汉书》卷四五《江充传》。 太子的家使这一段时间也需频繁出使甘泉宫,或是代表太子向天子问安,或是公干。车马行驶在驰道上,他们想必常常借用中间的禁道。倚仗太子的身份,属下对这样的僭越举止应该是习以为常的,虽然未必为太子本人所知。可是这一次,路上竟然有一个叫江充的人把他们扣下来了。江充是直指绣衣使者,这个职位的职责是“督察贵戚、近臣逾侈者”, 纠正举劾擅用禁道的行为正是江充的职权所在。而根据汉律,“骑乘车马行驰道中,已论者没入车马被具”,所以江充依法罚没了车马以及随车物件。太子听闻此事,派使者到江充处道歉,说:“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 太子客气地称江充为“江君”,承认发生这样的逾制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平素对左右督责不严,恳请“江君”宽大处理此事,不要禀告天子。一国储君,身段放得如此低,很给江充面子了。 江充会在乎太子的这个面子吗?《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服虔注:“指事而行,无阿私也。”颜师古注:“衣以绣者,尊宠之也。”《汉书》卷四五《江充传》。 江充是被武帝亲自拜为直指绣衣使者的,这个官职也是武帝的发明。“直指”意为“处事无所阿私”,绣衣表明他们穿着御赐的绣衣,到各地为天子秉公办事,即是“钦差”。 江充获任后,充分落实了“直指”二字的精神,大力举劾贵戚近臣的奢侈僭越行为,他向天子奏请,将被他抓住犯法的贵戚近臣“没入车马,令身待北军击匈奴”。除了罚没车马,还要强制违法者到北军报道,从军出征匈奴。对于长安的贵戚来说,罚钱算不了什么,要命就很严重了。但对于这个建议,天子“奏可”。所谓贵戚近臣,都是活动在皇室身边的人,出入禁宫,疏通关系,寻求庇护向来得心应手,这也是他们难治的原因。江充深明这个诀窍,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天子“奏可”后立刻向光禄勋和中黄门发文,要求他们按名单把这些人“扭送”北军看管,同时移文宫门守卫,禁止这些人出入宫殿,断绝他们到宫内向太后、皇后、妃子、内监等处活动、告状的路径。这些贵戚子弟平日耍狠,遇事只会告状,江充这几手,抓住了他们的软肋,他们非常惶恐,“皆见上叩头求哀,愿得入钱赎罪”。武帝让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品级向北军交钱,以免除征匈奴的处罚。从以前各走各的门路,让国家利益吃亏,到现在只能找天子本人求饶,而天子就是国家,这个转变让国家获益不少,这笔钱的收入有数千万。这一次君臣配合甚佳,“上以充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 江充以其只认天子、不阿贵戚得到天子的信任,所言皆符合天子心意。 《汉书》记载,在太子事件之前,江充就处理过武帝的姑母兼岳母馆陶长公主车马擅入驰道的事。江充曾遇上长公主的车马行驶在禁道中,“呵问之”。这次拦下的不是家奴门客,而是长公主本人。长公主回答:“有太后诏。”长公主声称窦太后特许宠爱的女儿使用驰道,但江充竟然驳回:“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太后的诏书只能优待长公主一个人的车马行禁道中,现在整个车队都进入禁道,就是犯法。于是将长公主车马“尽劾没入官”。施丁主编:《汉书新注》,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553页。 《汉书》所载的这段故事应当不实。根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元鼎元年(前116年),长公主之子堂邑侯陈须因在公主丧未除服期间通奸、兄弟争财而获罪自杀,那么馆陶长公主当卒于元狩末年。在此之后十余年江充才得用,他没有机会面阻长公主车马。但是班固必不能无中生有、虚构此事,故史家怀疑应当是“馆陶”......

  1. 信息
  2. 前言 从残片推想原貌的野心
  3. 引子 长安九日
  4. 第一章 今日良宴会
  5. 第二章 刘彻的竞争者
  6. 第三章 巫蛊初起陈阿娇
  7. 第四章 军功织就的网
  8. 第五章 凋零与播种
  9. 第六章 卫去李来
  10. 第七章 外戚不可去
  11. 第八章 杀太子的刀
  12. 第九章 巫蛊再起公孙丞相
  13. 第十章 不安的太子
  14. 第十一章 江充入宫了
  15. 第十二章 太子之死
  16. 第十三章 李广利与刘屈氂的约定
  17. 第十四章 托孤
  18. 第十五章 皇帝一无所知
  19. 第十六章 天子后悔了吗
  20. 第十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
  21. 附篇 他是黄雀?
  2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