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及其心理学研究_张建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建新

内容节选

识时务者为俊杰 ——从社会适应的视角分析创新行为 梁觉 邓红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系 尽管创新研究日益受到重视(Zhou & Shalley,2008),着眼于东西方创新比较的研究却并不多,能跳出西方理论框架的创新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研究都是根据西方文化特点发展的理论而进行的。囿于西方主导的理论框架下,创新一般被视为受到环境影响的个体特征,各种创新模型都以了解哪些个体或环境特征能够提高员工的创新水平为核心,其中尤以创新交互框架(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影响至为深远(Oldham & Cummings,1996;Woodman & Schoenfeldt,1989)。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个体跟创新能力有关的先天素质对创新行为至关重要,同时,环境因素,如领导力,可以起到加强或减弱这些先天素质的作用。 一、创新的跨文化比较:个体和国家水平 尽管有数以千计的研究针对西方人的创新行为,但我们对于西方国家之外,如亚洲文化下的创新过程和特点却知之甚少。大多数研究人员指出,西方人比东方人更有创造力,因为西方国家的学生在创造力测验中的得分一般都高于东方国家的学生(Ng,2001)。例如,杰伦(Jellen)和厄本(Urban)(1989)比较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在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表现后发现,来自西方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德国、美国)的儿童在创造力得分上超过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的儿童。在一项对中美医学专业的学生创造力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美国医学生的创造力显著高于中国医学生(Zha et al.,2006)。这些结果似乎证明:西方人比东方人更有创新的天赋,或者说西方文化比东方文化更有利于创新(Leung & Morris,2010)。 有少数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创造力测验上的表现与西方人一样好,甚至更好(Chan et al.,2001;Chen et al.,2002;Niu & Sternberg,2002)。还有研究显示,在国家水平上,亚洲较富裕国家的创新表现并不比西方国家逊色。如果文化是导致创新差异的原因,那么在一种文化下,不论个体还是国家,都应该表现出对等的创新水平。假定日本的中小学生不善于创新,那么日本作为一个国家也应该在创新排名中名落孙山才对。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二、创新的社会适应视角 如果将创新差异归结于文化差异不是完善的解释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提出新颖的框架才能统和前述的矛盾。国民创意较低但是国家却有高水平的创意,为何会出现这种使人诧异的差异呢?通过仔细推敲,我们认为个体和国家最不相同之处在于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面临的要求也因此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也截然不同。基于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的视角,一个群体的创新可以理解为对客观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个创新的社会适应视角,以此出发阐明创新的本质,彰显创新的文化差异,强调环境因素对创新的影响,同时为整合以往研究中的不一致结果提供一个新颖的理论框架。 主流西方创新理论认为,创造力反映了一种个体特质,存在个体差异,但同时也要考虑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氛围和文化会极大地影响这种先天特质的发挥(Oldham & Cummings,1996)。与这种观点不同,社会适应模型假定创造力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重要性会随着社会环境而改变,也可以被视为适应社会要求的一种主观选择。社会适应模型的重点是,创新行为不仅是一种个体差异的结果,更是环境影响的产物(Leung & Morris,2010),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围绕个体差异对创造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来进行,环境只是扮演辅助角色(Sternberg,1999)。在社会适应模型中,环境的角色被强化,创造力被看作个体对不同的环境特点及要求所做出的反应。创新之所以是一种社会性产物,是因为判断创造力标准是具有极高的社会主观性。例如,契克森米哈赖(Csikszentmihalyi,1999)认为,将创造力看成一种人格特征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用于判断创新的规则和标准都具有社会性,而且是随着环境而不断变化的。一个人的行为越符合这些动态变化的标准,越容易被认为具有创造性。契克森米哈赖的论点表明,创新活动需要符合某一社会环境下的主导观念,才会被视为有创新性。 创造力判断标准的社会主观性在一些没有实际功用性的领域,如时尚、艺术界,尤为明显。一种设计是否有新意取决于欣赏者的经历和社会背景,正如一件衣服是霓裳还是破缕取决于社会整体的审美取向。在中国,一个很能反映这种主观性的例子就是李杜之争。人们对李白和杜甫究竟谁更有创意和影响力的判断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思潮。例如,在盛唐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李白更受推崇,被尊为“谪仙人”。而在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由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1. 信息
  2. 内容提要
  3. 前言
  4. 第一篇 创新与文化
  5. 科技创新的文化条件
  6. 第二篇 创新与科技
  7. 识时务者为俊杰
  8. 第三篇 创新与企业
  9. 深耕未来
  10. 第四篇 创新与教育
  11. 关于我国创造性教育的思考
  12. 后记
  1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