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长大成人:青年人的自我认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_吴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吴波
内容节选
一大学生对成年人身份的看法 在这项研究中,大学生对自己成年人身份的看法如下:4.2%的大学生被试不认为自己已成年;22.2%的大学生被试认为自己已成年;72.3%的大学生被试认为自己在两者之间,既不是成年人,也不是青少年。 这个结果,与2001年收集的数据中有关中国大学生对成年看法的研究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Nelson,Badger,& Wu,2004)。参与这项研究的大学生,对自己成年人身份的模糊感比起2004年是翻倍的:从35%到72.3%;感到自己并没有成年的大学生的比例是稳定的,大约5%。比起6年前,现在有更高比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成年人身份有了不确定感。 前一项研究(2004)的问卷数据是在北京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收集的(2001年收集的);而2008年收集的这批问卷数据,是我在一个经济较为不发达的地区的一所大专学校所收集的。 Arnett成年初显期理论的前提是,年轻人对成年的主观看法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许提供了一个视角:几年之内中国大学生对自己成年人身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不可否认,在北京一所排名很好的大学的大学生,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一所大专院校的大学生,不具有可比性。另外,有些社会因素未能包括在研究中,而这些因素可能对大学生对自己成年人身份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影响。这里,我只打算讨论一种可能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近些年来的变化,对大学生成年人身份的自我认知造成的影响。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10多年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教育部,2007)。2001年,全国18~22岁的年轻人中只有13%进入大学学习(All-China Youth Federation,2005);到了2008年,这个比例增长到23%(教育部,2009)。2001年,升大学的竞争很激烈,年轻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智力和努力才能进入大学,而且毕业后的工作是有保障的。随着大学扩招,进入大学的竞争不如以前激烈,而且进入大学也不再意味着毕业后的工作有保障。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进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毕业后工作有保障的成就感,也许与2001年问卷中的中国大学生多认为自己已成年,有一定的关系。 这里我提出一个看法:中国大学生对成年身份的自我认知,也许与大学教育为其提供的社会地位、毕业后的工作保障以及进入大学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有关系。Arnett的成年初显期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合中国大学生的: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成年人身份产生了不确定感。 1.年轻人对成年标准的自我认知 焦点小组访谈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的成年标准互为补充。首先,焦点小组研究的结果包含大学生与打工者共同认可的成年标准;问卷结果仅仅包含大学生对50项成年标准的认可排名。其次,焦点小组访谈研究提供了40位年轻人对成年标准的想法;而问卷研究则提供了567名大学生对成年标准重要性的排名顺序。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大学生与打工者对成年的看法有差异。两个群体的年轻人对长大成人的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9因子模型的两个分类中:“独立性”和“负责任的关系”。然而,不同的生活经历也造成了他们对成年标准的不同看法。例如,打工者倾向于把在情感上独立于父母作为重要的成年标准,而大学生则不这么认为。对于这点,我的解释是:打工者不得不独立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尤其是他们都来自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他们很早开始工作,不得不靠自己谋生,家人还需要他们的资助,他们不得不在经济上和情感上实现独立以面对生活的挑战,并且谋生和尽可能资助家人。与之相对照的是:大学生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靠父母以获得学费和生活费(中国社会只提供很少的工作机会和学生贷款供他们使用)。也就是说,大学生因为要完成学业,而且社会也不能提供让他们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的机会(如工作的机会和全额学生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学生无法在经济上实现独立。大学生对父母的经济依赖,使得他们和父母间的情感联结紧密,这也减少了大学生在情感上独立的需要。 对成年标准的不同意见,不仅仅与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关,也与他们所持的观念有关。例如,有些大学生和打工者认为,“同父母建立起成年人间的平等关系”是一条成年标准。然而,有些年轻人不同意,他们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孝道基础上的上下等级关系。换句话说,年轻人对孝道这一价值观的态度,是影响其对自己和父母间关系看法的因素。 有趣的是,“同父母建立起成年人间的平等关系”在中国模型中是被纳入“负责任的关系”这一成年标准的分类中,但在Arnett的模型中则被划分在“独立性”这一分类中。我对此的解释是: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年轻人与其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美国年轻人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年轻人对父母所采取的态度。与美国年轻人认为必须建立个体的独立性和靠自己在这个世界生存的......
- 信息
- 序 长大成人之旅
- 第一章 我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年轻人的长大成人
- 第二章 国际上对年轻人长大成人的研究
- 一 理论框架
- 二 成年初显期理论的相关实证研究
- 三 中国的价值观体系和年轻人对长大成人的看法
- 四 中国的社会结构因素和年轻人对长大成人的看法
- 第三章 我对长大成人的研究思路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框架
- 第二节 焦点小组访谈的研究结果
- 第四章 关于长大成人的访谈研究
- 第一节 焦点小组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焦点小组的研究结果
- 第五章 关于长大成人的问卷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 第三节 问卷研究结果:回归分析
- 第六章 我的研究发现
- 一 大学生对成年人身份的看法
- 二 Arnett成年初显期理论对中国年轻人的适用性
- 三 受访中国年轻人与美国年轻人对成年看法的异同
- 四 大学生与打工年轻人对成年看法的异同
- 第七章 我的研究价值和对未来探索的启发
- 一 研究的应用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 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43项成年标准的7个维度分类(中译版)
- 7 Subscales of Arnett's 43 Adulthood Markers
- 附录B 小组访谈的问题
- Focus group questions
- 附录C 问卷(中译版)
- Survey Questionnaire(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
- 附录D 50项成年标准的9因子模型(中译版)
- Nine categories in the 9-factor model in 50-item database
- 附录E 孝道量表、独立性(独立于父母)量表和性别角色态度量表(中译版)
- Final Items in Filial Piety Scale,Individuation from Parents Scale,and Gender Role Attitude Scale
- 附录F 父母职业分类
- Categories forparental occupation
- 索言
- 跋 《我们这样长大成人》阅读后的思考